二氧生态有哪些测量方中 准工作文明建设化碳法标
在目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生态环境及污染源排放二氧化碳的文明直接测量是核算和评估等工作的基础和数据支撑,本文将对我国现行二氧化碳测量方法标准进行梳理。建设
(1)国家标准
《温室气体 二氧化碳测量 离轴积分腔输出光谱法》(GB/T 34286-2017)由气象部门提出,工作规定了使用离轴积分腔输出光谱法测量环境大气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浓度的中氧准方法,适用于开展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浓度的化碳测量,在非污染大气下,有测其测量精度应小于0.1×10-6mol/mol。量方
《气相色谱法本底大气二氧化碳和甲烷浓度在线观测方法》(GB/T 31705-2015)由气象部门提出,法标规定了本底大气二氧化碳浓度气相色谱在线观测方法。生态
《气体中一氧化碳、文明二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的建设测定 气相色谱法》(GB/T 8984-2008)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规定了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工作气相色谱测定方法,适用于氢、中氧准氧、化碳氦、氖、氩、氪和氙等气体中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甲烷的分项测定,以及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的总量(总碳)测定。
《固定污染源排气汇总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T 16157-1996)由环境保护部门提出,规定了使用奥氏气体分析仪法测定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二氧化碳的方法,其原理为用不同的吸收液分别对排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吸收,根据吸收前、后排气体积的变化,计算出该成分在排气中所占的体积分数。
(2)行业标准
《温室气体 二氧化碳和甲烷观测规范 离轴积分腔输出光谱法》(QX/T 429-2018)是气象行业标准,除规定了利用离轴积分腔输出光谱法观测二氧化碳方法外,还对观测系统、安装要求、检漏与测试要求、运行和维护要求、溯源及数据处理要求等做了规定,适用于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离轴积分腔输出光谱法的在线观测和资料处理分析。
《固定污染源废气 二氧化碳的测定 非分散红外吸收法》(HJ 870-2017)是国家环境保护标准,规定了测定固定污染源废气中二氧化碳的非分散红外吸收法,适用于固定污染源废气中二氧化碳的测定,方法检出限为0.03%(0.6g/m3),测定下限为0.12%(2.4g/m3)。
《环境空气 无机有害气体的应急监测 便携式傅里叶红外仪法》(HJ 920-2017)是国家环境保护标准,规定了测定环境空气中无机有害气体的便携式傅里叶红外仪法,为定性半定量方法,适用于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碳的现场应急监测,以及筛选、普查等先期调查工作,方法检出限1mg/m3,测定下限4mg/m3。
《沼气中甲烷和二氧化碳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NY/T 1700-2009)是农业行业标准,规定了沼气中二氧化碳的气相色谱实验方法,适用于沼气中二氧化碳的测定。
《本底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瓶采样测定方法-非色散红外法》(QX/T 67-2007)是气象行业标准,规定了本底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非色散红外测定方法,适用于本底大气瓶采样样品二氧化碳浓度的测定。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第37部分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GBZ/T 300.37-2017)为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规定了工作场所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不分光红外线气体分析仪法,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检测,方法检出限为0.001%。
综上,我国气象、生态环境、农业、职业卫生及石化工业等部门均提出了二氧化碳测量方法标准,涉及到的方法原理有离轴积分腔输出光谱法、非分散(不分光、非色散)红外光谱法、傅里叶红外光谱法、气相色谱法及奥氏气体分析仪法等。这些方法根据原理、采样方式、样品基质及特性不同,适用于各类应用场景。
其中农业、职业卫生及石化工业的二氧化碳测量方法主要是为了解决产品组分、职业防护等特定领域问题,从温室气体测量角度出发,在环境大气方面,气象部门提出了较为完善的测量方法体系,以离轴积分腔输出光谱法(GB/T 34286-2017和QX/T 429-2018)和气相色谱法(GB/T 31705-2015)为主,生态环境部门提出的便携式傅里叶红外仪法(HJ920-2017)仅适用于应急监测;在污染源废气方面,生态环境部门提出了非分散红外法(HJ870-2017),而奥氏气体分析仪法(GB/T 16157-1996),由于测试精度以及现场工作便利性的原因,在实际工作中应用不多。
在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测量领域,与环境大气二氧化碳测量方法体系相比,污染源废气仅有一个手工测量方法,无在线监测技术规范,而“碳源监测”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保障。国际上对于温室气体排放测算有“排放因子法”与“直接测量法”两种方法,直接测量法在精确度上优势较为明显,也是排放因子法中“排放因子”的基础来源。下一步,可以现有方法标准为依托,进一步优化完善方法体系,构建二氧化碳以及其他温室气体源、汇观测网络,为碳达峰、碳中和提供有效测量支撑与保障。
资料来源:北极星大气网。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删除。
相关链接: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红外
- ·摩尔庄园闪耀蝴蝶全位置捕捉攻略 快速获取技巧与详细分布图一览
- ·铵溶液标准物质:环境监测与农业分析的校准基石
- ·广西修订发布企业名称争议处理办法
- ·对硝基酚指示液:化学试剂优选
- ·安徽视障男孩圆梦大学 选择入读特教专业
- ·基于专利分析研究香料香精行业的发展现状(一)
- ·荜茇根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
- ·新年免费送,《食品与环境检测实操视频》精品光盘,10碟装42节课时,伟业计量培训中心倾力打造
- ·拒绝“馅饼”,远离兼职陷阱
- ·益生菌发酵乳的研究及产业化进展
- ·陕西西安:走进小学校园 开展食品安全宣传
- ·土壤重金属的监测与质量控制研究
- ·今日辟谣(2025年4月22日)
- ·南京建邺:探索“冬训+”模式 提升市场监管效能
- ·我为市场监管事业发展建言献策
- ·比色用硫酸铜溶液标准物质:颜色比对的理想选择